朝日新聞 2017年4月29日
台湾で、日本統治期の日本人土木技師の銅像が壊された。現地で教科書にも登場する人物。日本に友好的と言われる台湾でなぜ――。
■ダムの建設で功績
台北市から南へ約200キロ。事件は台南市の郊外にある烏山頭(うさんとう)ダムで起きた。ダム湖を眺めるように置かれた銅像の頭部が切断され、なくなっている…...
新聞連結:http://www.asahi.com/articles/DA3S12915269.html
印尼峇里島,是一個人類學研究上知名的小島;在周遭回教世界中仍保存獨特的宗教信仰,替這塊豐饒的土地孕育出獨樹一幟的藝術文化。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峇里島舞蹈以及圖騰式面具文化,是否有著我們難以想像的意涵藏於其中,種種儀式及文化的呈現,又是否能超然的表現這神明之島的獨特存有?在資本主義全面性的攻佔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同時,I Wayan Dibia教授將分享如何復甦或保存此地最富特色的藝術文化精髓。
本次的會議地點,選在台北市市定古蹟─紫藤廬,在這棟優美的日式建築裡,一邊享受茶點,邀請您一同前來參與討論。
台灣自古以來,即為多族群共生共榮的社會,族群的人口規模大小不一,差異甚大。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眾多族群人口數在1000人(含以下)左右,如:邵族、噶哈巫族、巴宰族、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阿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拍瀑拉族等以及其他平埔族群。這些族群原本人口眾多,在台灣島嶼上發展出美麗豐碩的文化;然而近數百年來社會政治環境急遽變遷,人口驟減,文化存續正面臨嚴重危機。尤其,近年日月潭邊美麗的伊達邵部落正遭受政府強行BOT開發案的強烈衝擊。我們認為台灣這些小而美的族群,人口雖少,正因為有強韌的文化力量,才能存續至今。本論壇開辦宗旨,在於喚起社會關注本土眾多小而美的族群存續問題,也呼籲大家共同來守護台灣豐富多元的族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