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
日期 |
主題 |
會議、講座 |
主辦單位 |
場地 |
|
2021年 |
4月15日 |
簡文敏,〈莫拉克災後小林村艱辛重建路:災民、NGO與學界的合作與行動方案〉大會基調演講 |
『在永久屋想家:2021莫拉克災後人權工作坊』 |
中研院民族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國立臺灣大學城鄉研究所/莫拉克災後人權促進會/合同主辦 |
屏東:禮納里長榮百合國小 |
2021年 |
1月16日 |
李登輝精神與台日關係: 克服過往,連結斷層,指引未來 |
李登輝學研討會 |
台灣智庫/李登輝基金會/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協會 |
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 |
2020年 |
11月28日 |
台北市制100年之歷史淵源及史料展說明 |
台北市制100年 台日友好祝賀會 |
台灣故鄉文史協會 |
書畫光年 |
10月10日 |
「講座 昭和町物語 臺北「昭和町」身世故事 :百年家屋與人物傳奇」 |
〖街區文化節‧昭和町假期〗 |
台北市文化局 |
書畫光年 |
|
9月19日 |
走讀青田|昭和町百年家屋解密 |
漫遊臺北城,穿梭百年時光隧道|歷史建築城市走讀 |
台北市文化局 |
溫州街到青田街一帶 |
|
8月15日 |
台灣的戰爭與戰後處理 |
追思苦難‧重建歷史 ──終戰75週年紀念 |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
高雄市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
|
8月12日 |
魯凱族阿禮部落在八八水災後的生態與生業變遷 從一場農委會被原民提起的行政訴訟談起 |
「臺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人文生態研討會」 |
中研院史語所‧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主辦 |
中研院史語所 |
|
8月7日 |
八八重建政策造成的原住民人權災難:原鄉何以離棄,永久屋怎能永久? |
莫拉克風災十一週年論壇永久屋如何永久? |
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承辦 |
屏東 禮納里長榮百合國小 |
|
3月18日 |
台北昭和町物語:百年家屋與人物傳奇 |
十八會月例會 |
十八會 |
台北世貿聯誼會館 |
|
3月18日 |
修復老屋、接續歷史、療癒人心: 台北「昭和町」文資保存運動的當代意義 |
『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
國立交通大學 |
國立交通大學 |
|
2019年 |
12月15.16日 |
八重山與那國島與台灣東部屈肢葬習俗比較研究 |
跨越黑潮:台灣東方海洋文化探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 |
主: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家海洋研究院 協辦: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台灣故鄉文史協會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 |
12月6日 |
台北昭和町の日本家屋を活用して~日台の歴史を学ぶ史料館の開設に向けて~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例会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例会 |
台北:國賓飯店 |
|
11月14日 |
台北昭和町に残る日本家屋の歴史と文化、そして未来について |
台北市東海扶輪社例会 |
台北市東海扶輪社 |
台北:老爺大飯店 |
|
11月10日 |
日台の文化遺産となる台北昭和町に残る日本家屋の保存と活用について |
「昭和町お茶会」 |
台灣故鄉文史協會 |
書畫光年 |
|
11月8日 |
日台の文化遺産となる台北昭和町に残る日本家屋の保存と活用について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例会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例会 |
台北:國賓大飯店 |
|
9月28日 |
台湾:黒潮でつながる隣ジマ |
日台共通の文化遺産となる台北昭和町の日本家屋群の歴史修復‧還元の行動について |
沖縄県立博物館美術館 |
沖繩:沖縄県立博物館美術館 |
|
8月14日 |
終戰與引揚:從台北「昭和町」歷史看居民在台五十年哀歡歲月 |
台北市立文獻館台灣史蹟研習會 |
台北市立文獻館 |
台北:台大校友會館 |
|
8月8日 |
八八災後國賠訴訟 -國家與惡的距離- |
一起回家,好嗎? 十周年紀念研討會 |
台灣平埔原住民族文化學會 |
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 |
|
5月25日 |
認識目標地:日本國沖繩縣的「與那國島」 |
「啟航的祝福」史前文化體驗工作坊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台東:卑南遺址公園 |
|
5月21日 |
令和から台北の昭和時代を振り返る:人、家屋そして土地 |
南山扶輪社例會 |
南山扶輪社 |
台北:南山扶輪社 |
|
2018年 |
11月14日 |
台北市舊「昭和町」文史與龍安國小 |
臺北市龍安國小演講 |
臺北市龍安國小 |
台北:龍安國小 |
11月13日 |
台北市「昭和町」的日常生活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日常生活史」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 |
台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
10月13日 |
吟遊台北「昭和町」異時空之旅 |
台北市文化局2018台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 「吟遊城南 書寫記憶」 |
台北市文化局 |
台北:河邊生活 |
|
7月13日 |
台北舊昭和町日本家屋群的前世今生 |
重回歷史現場 夏季思想沙龍系列 |
紫藤廬 |
台北:市定古蹟紫藤廬 |
|
5月18日 |
台北「昭和町」日本家屋群的前世今生 |
台北大同扶輪社例會 |
台北大同扶輪社 |
台北:凱薩飯店 |
|
2月6日 |
台湾‧沖縄·日本とのつながりについて──与那国島を中心に── |
台北南山扶輪社例會 |
台北南山扶輪社 |
台北:美麗信花園酒店 |
|
2017年 |
12月8、9日 |
遺落台灣的「殘留孤兒」:日本家屋保存運動中的東亞和解意義 |
「文化存亡興衰的未來挑戰:族群和解/共生的可能」國際研討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
10月1日 |
台北市舊「昭和町」所蘊含的台灣學術史文資價值 |
「文資爭議何時了?」討論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師大梁實秋故居 |
|
7月7日 |
台湾原住民族の歩み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月例会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 日本人会 |
台北:日本工商会 |
|
4月13日 |
探索「東臺灣海」蘊藏的學術生機:以沖繩與那國島為中心 |
「暸望與鑽探:東台灣史前海洋文化探索」座談會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東:卑南文化公園 |
|
3月6日 |
日本、沖繩與台灣海洋族群文化的連結 |
國際扶輪3480地區台北原民扶輪社 例會 |
國際扶輪3480地區台北原民扶輪社 |
台北:華國飯店 |
|
2016年 |
12月22日 |
重構「東台灣海」文化圈族群關係 |
通識課程演講 |
國立中山大學 |
高雄:中山大學 |
12月10日、12月24日 |
生命的永續在於分享與創新 [影片] |
紀念黃安聰老師技術講座 |
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中華民國洋服總會,台北市西服同業公會,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合辦 |
台北:實踐大學綜合大樓 |
|
11月14日 |
蔡英文政権の原住民政策とこれから |
第26回日本李登輝学校 |
日本李登輝之校友/財團法人李登輝基金會 |
台北市 |
|
10月8日 |
多民族多文化社会の台湾から見るアジア共同体の構築 |
東亞大学公開講座「ITによる東アジア共同体の構築」 |
東亜大学ワンアジア財団共催 |
日本:下関市 |
|
9月9、10日 |
20世紀台灣五大族群的複雜關係:殖民/後殖民vs戰爭/戰後 |
「族群的靜觀與動向」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 |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年會 |
台北 |
|
8月6日 |
誰來紀念終戰?從「歷史不連續」到「轉型不正義 」 |
「烈焰鎮魂--台灣兵與許昭榮特展」系列演講 |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
高雄市 |
|
7月29日 |
近年台灣原住民 重大事件評析 |
月例會 |
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 |
南投:竹山 |
|
5月13日 |
台日關係中的歷史難題:「戰後處理」與「殖民後處理」 |
「多元視角下的臺灣與日本」學術座談會 |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
嘉義:民雄 |
|
5月6日 |
台湾の多民族.多元文化への誘いー日本沖縄とのつながりを中心に |
月例會 |
台北市日本工商会 日本人会 |
台北:日本工商會 |
|
4月14日 |
日台歷史不連續所留下另類轉型不正義課題 |
例會 |
台灣智庫 社會議題小組會議 |
台北:台灣智庫 |
|
1月14日 |
台湾における多民族‧多元文化世界への旅 |
特別企劃 |
台湾三菱商事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2015年 |
12月18-20日 |
人類學、NGO與原民部落-八八水災後參與觀察與共做行動 |
「公共人類學的未來挑戰「參與/共做」方法論的可能」研討會 |
霧台鄉好茶部落,魯凱族文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主辦 |
屏東:霧台 |
11月11日 |
從烏來省思台灣「戰後處理」與和解之難題 |
政大烏來樂酷計畫 |
國科會政大烏來樂酷計畫辦公室 |
國立政治大學 |
|
10月21日 |
小鄉誌大視野:沖繩與那國町史的胸襟與志氣 |
「臺灣原住民地區方志編修成果與問題」學術研討會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 |
台北 |
|
9月25日 |
台湾における日本観の形成過程 |
月例會 |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流通部會 |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 |
|
9月17-19日 |
台灣瀕危族群文化困境評析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台北 |
|
8月5日 |
文化の宝庫―台湾原住民族からの贈り物― |
月例會 |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建設部會 |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 |
|
5月3日 |
終戰前在台日人空襲受難經驗 |
「台灣大空襲七十周年」座談會 |
台灣教授協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5月3日 |
引言:跨越終戰七十年 |
第四次分享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 群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5月1日 |
從烏來昂首回顧「終戰七十年」 |
國科會政大烏來樂酷計畫辦公室 |
國科會政大烏來樂酷計畫 |
國立政治大學 |
|
1月2日 |
318學運後的憲政時刻:國家、NGO與原民部落間的權力政治 |
臺灣原住民部落服務獎助計畫 |
臺灣原住民部落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
|
2012 |
3月27日 |
災後重建中人類學的觀察參與與行動:以受到八八水災影響的台灣原住民族為主的探討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演講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大演講廳 |
12月3日 |
八八災後重建政策下的原鄉守護行動 「中國,日本,與印尼災後社會重建」工作坊 |
清華大學 |
北京、清華大學 |
主、合辦之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專題討論:
日期 |
學術會議或專題討論名稱 |
主辦單位 |
地點 |
||
2020年 |
12月14日 |
1920~30年代台灣客家知識青年的行動與折翼-從朝鮮獨立運動談起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中研院 |
|
12月5日 |
轉型正義:重建關係的療癒工地講座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市定古蹟殷海光故居 |
||
11月28日 |
台北市制100年 台日友好祝賀會 |
台灣故鄉文史協會 |
書畫光年 |
||
2019年 |
12月15.16日 |
跨越黑潮:台灣東方海洋文化探究 國際學術研討會 |
主: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家海洋研究院 協辦: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台灣故鄉文史協會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 |
|
2018年 |
10月26日 |
Culture on Trial: Indigenous Rights and Special Indigenous Tribunals in Taiwan (從台灣原民專庭看法庭中的文化課題與原住民族權利)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
台北: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
|
6月9日 |
「台北『昭和町』日本家屋聚落群的文史價值」圓桌論壇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市定古蹟殷海光故居 |
||
5月11日 |
「加泰隆尼亞主義的認同形成與發展」討論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台灣教授協會 |
台北:台灣教授協會 |
||
2017年 |
12月15日 |
萬物相生相持:關懷基隆黑鳶行動哲學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基隆: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
|
12月8~9日 |
「文化存亡興衰的未來挑戰:族群和解/共生的可能」國際研討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
||
10月1日 |
「文資爭議何時了?」討論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師大梁實秋故居 |
||
4月13日 |
「暸望與鑽探:東台灣史前海洋文化探索」座談會 |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東:卑南文化公園 |
||
2016年 |
11月20日 |
圓桌論壇:當代文化資產行動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
主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協辦:科技部研究計畫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想像:當檳城華人遇上世界遺產」 |
台北:紫藤廬 |
|
6月10日 |
討論會:峇里島古典藝術的文化復振運動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紫藤廬 |
||
5月7日 |
討論會:「日本刺青文化與當代社會認同」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台北:師大梁實秋故居 |
||
2015年 |
12月18日~20日 |
公共人類學的未來挑戰「參與/共做」方法論的可能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行動人類學」研究群 |
霧台鄉好茶部落,魯凱族文物館3F |
|
7月17日 |
台灣小而美族群文化論壇 |
財團法人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台灣平埔原住民族文化學會、 社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南投縣魚池鄉邵族文化發展協會 |
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伊達邵部落 |
||
5月31日 |
「原力論壇」主題:原住民族與國家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台北市慕哲咖啡 |
||
4月27日 |
「原力論壇」主題:憲法與原住民族婦女權益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台北市慕哲咖啡 |
||
4月27日 |
「原力論壇」主題:憲法與原住民族婦女權益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台北市慕哲咖啡 |
||
3月25日 |
「原力論壇」主題:憲法原住民族專章與國會選制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台北市慕哲咖啡 |
||
2014年 |
12月15日 |
「原力論壇」主題:部落選舉生態觀察記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慕哲咖啡 |
|
10月3日 |
2014聯合年會Panel 主題10:「人類學徒在太陽花學運中的位置」 |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暨世界人類學會 |
國立政治大學 |
||
2014-2015年 |
5月26日 |
「原力論壇」主題:青年的理解vs部落的明白:學運後遍地開花回饋座談會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台北市慕哲咖啡 |
|
4月28日 |
「原力論壇」主題: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原住民族權益的防禦機制?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法律扶助基金會 台北総會 |
||
3月11日 |
「原力論壇」主題:加拿大vs台灣:原住民相關法律比較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呷米共食厨房 |
||
2013~2014年 |
2月~1月 |
民族所「週三午餐時間」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2012年 |
10月6日~7日 |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2012年會:區域研究@台灣人類學」學會年會panel,主題:相逢在海上:環東台灣海域族群文化的前世今生 |
|||
2011年 |
8月 |
2011部落論壇《八八災後:七件有關原住民族權益的法律実例》 |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
||
7月 |
第八屆『人類學營』主題:「人類學與公共議題:災難中看見族群」 |
中研院民族所 |
|||
2010年 |
10月8日~10日 |
「另類教育論壇」panel「山海子民原鄉傳承教育的可能性」 |
全人實驗高級中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
4月~7月 |
「災後重建部落論壇」專題討論 [PDF] |
財團法人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共同主辦 |
4月~7月 |
||
2009年 |
7月5日 |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SEAA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聯合大會パネル: Shifting Cultural Identities in Postcolonial Taiwan and Japan |
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SEAA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連合大會 |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2005年 |
12月10日~11日 |
「当達悟遇上南瀛」2005蘭嶼研究群年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南県政府文化局,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會、東台灣研究會共催 |
台南:佳里蕭壠文化園區 |
|
3月20日 |
「2004年台灣原住民族重大事件」部落論壇 |
財團法人小米穂原住民文化基金會主辦 |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 |
||
2004年 |
11月24日~25日 |
「牡丹社事件130年歴史與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 |
屏東県政府文化局與屏東県牡丹鄉公所主辦、中研院民族所共催 |
屏東県牡丹鄉活動中心 |
參加研究計畫
中研院民族所「蘭嶼研究群」(2002年~2005年,2005年任執行秘書)
日本交流協會歷史研究者交流事業獎助「靖國神社與臺灣英靈」研究計畫(2006~2007)
日本文部科學省平成17-20年度科學研究基盤研究「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主義に関する歴史人類学的研究」(2005~2009)
日本TOYOTA財團(2006~2008)アジア隣人ネットワーク計画「環フィリピン海文化復興ネットワークの構築」
《台北市誌》續修計畫協同撰述委員(2006~)
《台北市誌》續修計畫協同撰述委員,朱浤源研究員主持(2006~2008)
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台湾における植民地主義に関する歴史人類学的研究-「日本」認識をめぐって-」,植野弘子教授主持(2005~2009)
日本文部科學省基盤研究「日本を含む外来権力の重層下で形成される歴史認識──台湾と旧南洋群島の人類学的研究」,三尾裕子教授主持(2010年4月~2014年3月)
日本文部科学省私立大学戦略的基盤研究支援事業「国際日本の方法に基づく<日本意識>の再検討─<日本意識>の過去‧現在‧未来」,Josef Kreiner教授主持(2010年4月~2014年3月)
日本TOYOTA財團「海の東アジアが醸成する文化」研究助成『沖縄と台湾の境界領域における越境実践と生活圏構築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上水流久彥教授主持(2008年11月~2010年10月)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計畫委託「臺灣原住民族自然主權與公權力間衝突解決機制探討」研究計畫(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